(1)实验方法描述
①在线虚拟实验系统的学习
在线虚拟实验系统的训练是整个实验方法系统的主体部分。本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虚拟闽台传统乡村聚落规划实验,计2个课时,12个实验步骤。每个步骤中学生通过电脑鼠标、键盘控制或选择可响应信息、操作按钮来进行实验。
②在线学习评价系统的反馈
系统具体由三部分构成:学习反馈、自动评分系统与实验报告。学习反馈与自动评分系统应用于在线实验系统中,如果学生在分析每个聚落的资料时出现错误,系统会给出学习反馈,要求学生重新进行资料分析。最终系统会在后台管理直接给出分数。学生的整体实验报告分值按系统自动评分、教师人工评分的权重计算,自动给出总分数。
③在线互动交流系统的研讨
线上研讨在仿真虚拟实验后开展,在线互动交流系统保证学生实验后可通过交流互动平台进行交流与讨论。
④在线“资源库”系统的应用
“资源库”通过在线系统供学生们使用,同时配有搜寻、检索、数据操作和模型的数据库。涵盖相关书籍、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理论类数据,以及学生的优秀实验报告、典型的闽台乡村规划图等实践类数据,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说明
学生按表3、图2的实验环节与流程进行交互性操作实验,计12个步骤,2课时。
实验环节与流程
实验环节 |
实验流程 |
|
案例比较分析 |
聚落选址 |
(1)聚落选址自然环境的分析 (2)聚落选址宗教、信仰的分析 (3)聚落选址耕作、文化的分析 |
空间形态 |
(4)聚落空间形式的分析 (5)三合院立面形态构成的量化研究 (6)建筑装饰沉浸式制作体验 |
|
文化景观 |
(7)宗祠沉浸式建造体验 (8)戏台、书院景观分析 (9)日常节点景观分析 |
|
案例归纳总结 |
(10)闽台四个传统乡村聚落的共通点 (11)闽台四个传统乡村聚落的文化联结 |
|
闽台民俗文化村规划 |
(12)闽台民俗文化村(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浮山村)规划 |
在实验的每一流程学习后,均要求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当资料分析错误时,系统会提示学生重新进行资料分析,直至分析正确。系统根据学生重复学习的次数自动评分,最终将生成由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师生评价等三部分构成的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每一个操作步骤,教师均可组织学习者进行线上与线下的研讨与交流,学生也可通过使用与建设资源库来丰富乡村规划认知。
图2 实验环节与流程
(3)实施实验
具体操作如下:
①登入界面
第一步:网址登入
在电脑上通过登录网址http://zhxy.qztc.owvlab.net/vlab/mtwh.html,进入“乡村规划之虚拟实验教学项目”界面。
第二步:阅读实验须知
点击实验须知,观看实验视频简介,了解实验内容、目的等。
第三步:开始实验
点击完成阅读,开始实验,以“乡愁”诗词朗诵开始。
②实验步骤闽台文化同源
步骤 |
项目 |
内容与要求 |
操作界面 |
乡村聚落选址分析 |
|||
第一步 |
聚落选址自然环境的分析 |
内容:通过720度全景展示各聚落山、水,田,植物等自然环境,以三维漫游+交互模式体验当地的耕作方式、宗族、信仰及文化等内容; 要求:通过平台进行分析并记录。 |
|
第二步 |
聚落选址的宗教、信仰的分析 |
|
|
第三步 |
聚落选址的耕作、文化的分析 |
|
|
聚落选址空间形态分析 |
|||
第四步 |
聚落空间形式的分析 |
内容:以720度全景展示金柄村和新港乡的聚落与田地的空间形式,以宗祠为中心向外扩散的模式以白模动画形式展示,并通过三维模型呈现各院落的形式以及建筑装饰; 要求:详细分析并记录。 |
|
第五步 |
三合院立面形态构成的量化研究 |
|
|
第六步 |
建筑装饰沉浸式制作体验 |
|
|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分析 |
|||
第七步 |
宗祠沉浸式建造体验 |
内容:通过三维模型和精细模型呈现埭美村、金柄村和新港县的中心节点景观(包括祠堂、庙宇、戏台和书院)和日常节点景观(包括井台、溪边、广场和街巷); 要求:详细分析记录并区分。 |
|
第八步 |
戏台、书院景观分析 |
|
|
第九步 |
日常节点景观分析 |
|
|
案例的归纳总结 |
|||
第十步 |
闽台四个传统乡村聚落的共通点 |
要求:总结四个村落的共同点,并区分好各个村落的特点。 |
|
第十一步 |
闽台四个传统乡村聚落的文化联结 |
要求:总结四个村落的文化联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
|
实验考核 |
|||
第十二步 |
闽台民俗文化村(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浮山村)规划 |
要求:在给定的区域内,规划一个闽台民俗文化村(提供建筑、景观等要素),需符合闽台传统村落的风格,包括空间布局、文化景观等。背景音乐:“乡愁”。 |
|
③实验结束
以“乡愁”诗词朗诵结束,并用字幕呈现项目结束语:本堂课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要做到真正深入学习闽台乡村规划,揭示闽台文化同宗同源的魅力,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活用这堂课的学到的知识,深入学习乡村聚落规划理念,传承闽台文化。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