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情况
博士论文《目的地游客安全:网链现象、套链管理结构与模式创新》
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游客安全研究》(FJ2018C011)
主持: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目的地游客安全管理:圈链结构与模式创新(WMYC20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游客高聚集场所的风险防范与安全防控研究(15BGL119)》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策略比较与优化:多维视角下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管控研究》
参与:惠安县螺阳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崧洋山景区规划项目、邵武市茶文化园规划
参与: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第二次泉州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13W13)》
论文《旅游警务服务管理模式的探索性构建——基于福建崇武的经验》发表于《旅游学刊》2018年第4期(CSSCI,复合影响因子:2.790;综合影响因子:1.705)(第一作者)
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闽澳合作的机遇、反思与优化》发表于《亚太经济》2018年第3期(CSSCI,复合影响因子:1.71;综合影响因子:0.841)(第一作者)
论文《海岛旅游与犯罪:鼓浪屿案例研究》发表于《旅游学刊》2016年第4期(CSSCI,复合影响因子:2.5210;综合影响因子:1.5190)(第一作者)
论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住宿业投资安全度及其时空动态特征》发表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CSSCI,复合影响因子:0.821;综合影响因子:0.613)(第一作者)
论文《泉州市旅游节庆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发表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复合影响因子:0.3800;综合影响因子:0.2070)(第一作者)
论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贸易:潜力、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表于《东南亚纵横》2015年第11期(北大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4930;综合影响因子:0.2860)
论文《基于VECM模型的景区网络关注度与旅游人数的关系研究——以鼓浪屿为例》发表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5期(复合影响因子:0.5740;综合影响因子:0.298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论文《基于VECM模型的澳门会展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发表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北大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5940;综合影响因子:0.3640)
社会工作经历
2017.9-:泉州师范学院教师
2011.9-2013.8:黎明职业大学思政辅导员
2010.9-2011.9: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办公室主任、党总支秘书
2009.9-2010.9: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
2009年:作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党员代表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第六届党代会
2006.9-2009.9: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
2005.9-2009.9: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2005级思政辅导员
获得荣誉
2015年11月: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5年7月:获福建省十佳边防警嫂荣誉称号
2014年12月:第五届亚太地区旅游会展教育与产业互动发展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第三名
2006.9-2007.9:获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2007.9-2008.9:获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3.9-2004.9: 获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嘉奖令”
2009.9-2010.9:获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
2012年4月:获福建省首届学生资助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